
日本驻华大使阿南惟茂的夫人阿南史代的个人摄影展“追寻圆仁的足迹”开幕式今天上午在大明寺鉴真纪念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扬州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领导出席了开幕式并为摄影展剪彩。
该展展出了阿南史代女士沿着日本高僧圆仁入唐求法的足迹、探古访今所拍摄的系列照片125张,借此追溯中国社会1000多年来的历史变迁,并探索中日两国一脉相承的佛教文化。
记者就圆仁法师以及他和古城扬州的机缘专程采访了扬州知名佛教学者、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能修法师介绍说:圆仁大师,谥号慈觉,日本天台宗山门派创始人。公元九世纪,他随日本最后一批遣唐使入唐求法九年(838-847),足迹遍及江苏、山东、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安徽等七个省。其著作有百余部,其中《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一书与玄奘法师的《大唐西域记》和意大利马可波罗的《东方见闻录》并称为世界三大游记。 圆仁大师是公元838年6月13日乘日本使船从博多湾(今福冈市)出发的,7月25日到达扬州。使团的其他成员将要离开扬州前往长安,圆仁留下来等候到天台山学习。圆仁在扬州停留了7个月。这段时间他是在位于唐代扬州城墙的东北角的开元寺度过的。他在那里学习经文,同时也设斋供养寺里的僧人。他在著作中详细描述了僧侣们如何抄写经文、临摹佛像,以及庆祝冬至和除夕。特别他还在著作中提到著名高僧鉴真大师,并且在东塔见到了他的画像。
另具了解:阿南史代女士是从事中国历史地理研究的美裔日籍学者,她根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提供的线索,历时5年寻访考察圆仁笔下的寺院佛塔、山川河流以及风土民情,拍摄了大量的资料图片。这些图片既有较强的观赏性又具有严谨的学术性,从历史地理研究的角度反映了中国社会在千年历史长河中的发展变化,以及中日两国源远流长的友好交流史。她还用长达20年的时间研究北京的历史遗迹、古村落、古树和宗教圣地,拍摄了大量的照片,并十二次参加在中国和日本举办的摄影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