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公告:
     
 
 名胜美景
   西园流芳
   欧阳祠
   平山堂
   黄石假山
   船庁、楠木厅
   待月亭、九曲池
   鹤 冢、印心石屋
   康熙、乾隆御碑亭
   平远楼、谷林堂
   天下第五泉、美泉亭
 大明寺
   大明寺
   大雄宝殿
   卧佛殿
   弘佛亭
   栖灵塔
   鉴真纪念堂
   鉴真学院
 历代墓冢
   汪懋墓
   石涛墓
   五烈墓
   能勤墓
   李炳墓
   莲溪墓
   瑞祥墓
   熊成基墓
   许霭如墓
   行吉墓
   诗僧慧琳墓
  平山堂
 
 
平山堂
 

    平山堂位于大明寺西侧的“仙人旧馆”内,由平山堂、谷林堂、欧阳祠三部分构成,由南至北依次排列。初建于宋庆历八年(1048),时欧阳修任扬州知州。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四岁丧父,家境清贫,母亲郑氏以芦荻画地教他认字,敏悟过人,读辄成诵。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试南宫第一,历任西京留守推官、馆阁校勘、夷陵令、乾德令、武成军判官。庆历三年(1043)知谏院,迁同修起居注、知制诰。次年为河北都转运使。五年,新政失败,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相继罢去。欧阳修上疏极谏,为范仲淹等人申辩,贬知滁州,徙扬州、颍州、权知开封府。《新唐书》成,迁礼部侍郎兼翰林侍读学士。至和五年(1058)为枢密副使,次年为参知政事。治平四年(1067)罢为观文殿学士,转刑部尚书知亳州,后徙青州、蔡州。熙宁四年(1071)以太子少师致“致用”,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创作成就甚高,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奖拔后进,苏洵、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等都曾得到他的扶持。诗学韩愈,有散文化倾向,但无韩愈的艰涩,风格清新劲健,平易明丽。亦善词,承南唐余风,婉丽深挚。著述丰富。除与宋祁合修《新唐书》外,还撰有《新五代史》。晚年撰《六一诗话》,开创了“诗话”一体。另有《欧阳文忠公集》153卷(其中诗21卷)、《六一词》1卷、《六一诗话》1卷、《毛诗本义》、《集古录》、《洛阳牡丹记》、《归田录》等。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六云:

 

    平山堂在蜀冈上,《寰宇记》曰:邗沟城在蜀冈上。宋庆历八年二月,庐陵欧阳文忠公继韩魏公之后守扬州,构厅事于寺之坤隅。江南诸山,拱揖槛前,若可攀跻,名曰平山堂。寄魏公书有云:“平山堂占胜蜀冈,一目千里。”谓此。其时公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湖折荷花,遣妓取花传客,事载诸家说部中。嘉祐初,公迁翰林学士,知制诰,新喻刘敞知扬州,有《登平山堂寄永叔内翰诗》,公与都官员外郎宣城梅尧臣俱有和诗。八年,直史馆丹阳刁约自工部郎中领府事,堂圮,复修,又封其庭中为行春台。察访使钱塘沈括为之记。熙宁四年,苏文忠公过广陵,有《会三同舍》诗。登州王居卿知扬州,文忠去杭知密州任,过扬州,有《平山堂唱和诗》。元丰三年,自熙城移守吴兴,过扬州,有《西江月词》,盖距颍州陪宴,时将十年。公卒于熙宁五年,故有“三过”、“十年”之语。及元祐七年,文忠知扬州半载,改兵部尚书,有《游蜀冈送李孝博诗》,独无平山堂诗,后人疑其集中失载。绍兴末,堂圮。隆兴元年,长兴周淙由濠梁守进徽猷阁帅维扬,复修。鄱阳洪迈为记。淳熙间,龙图赵子濛加修,承宣郑兴裔更创而大之。开禧间堂圮,其时郭倪知扬州,吏部阎苍舒赠诗云“平山堂上一长叹,但有衰草埋荒丘,欧仙苏仙不可唤,江南江北无风流”是也。嘉定三年,大理少卿赵师石除右文殿修撰,起帅维扬,复修。宝庆间,史岩之加修。绍定四年,李全宴北使于是。景定初,李庭芝主管两淮制置司时,元兵至,构望火楼于是,张平弩以射城中,庭芝乃筑大城包之,名曰“平山堂城”。自是平山堂入城中。鲁谓淮东扼要有六:“海陵、喻口、盐城、宝应、清口、盱眙,皆以扬州为根本。根本之地,蜀冈也。”扬州城隍杂见于《寰宇记》、《汉书•地理志》、《水经注》、《名胜志》、《宋名臣言行录》诸书,陆无从考之甚详。而贾秋壑所谓“包平山而瞰雷塘”者,仅传李庭芝平山堂城,余概不可得而考。山堂历元、明两朝,兴废亦不得其详,惟元季孝元诗有“蜀冈有堂已改作”句,舒诗有“堂废山空人不见”句,赵汸有《登平山堂诗》,迨前明诸家诗文,多不及此。万历间,乌程吴平山领郡事,重修,司李章丘赵拱极为记。本朝康熙元年改为寺。十二年,山阴金长真镇知扬州府事,舍人汪蛟门懋麟修复平山堂。堂之大门仍居寺之坤隅,门内种桂树,缘阶数十级,上行春台,台上构厅事,额曰“平山堂”。时萧山毛奇龄、宁都魏叔子、郡人宗观及长真、蛟门皆有记。会太守迁驿传道,十四年过郡,蛟门拓堂后地建真赏楼,楼下为晴空阁,楼上祀宋诸贤。堂下为讲堂,额其门曰“欧阳文忠公书院”。乾隆元年汪应庚重建,增置洛春堂,又于堂西建西园,自是改门额为“平山堂”,书院之名始革。此山堂兴废之大略也。本朝圣祖赐“平山堂”、“贤守清风”、“怡情”、“澄旷”四匾,上赐“诗意岂因今古异,山光长在有无中”一联、“时和笔畅”四字,临《定武兰亭》卷、《梅花扇生秋诗》草书一卷,今皆石刻供奉山堂中。


 
    咸丰年间毁于兵火。现存建筑为同治九年(1870)方浚颐重建。民国4年(1915),运使姚煜重修,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1953年、1979年、1997年进行了大修。

 

    平山堂面南而建,五楹,七架梁,硬山屋顶,西南设卷棚,北有短廊与谷林堂相接。堂北檐下悬“远山来与此堂平”匾额,宽1.9米,高0.4米,点明“平山堂”的缘由,为清光绪丙子(1876)秋林肇元题,咖啡色底,白色字。

 

    平山堂中楹上方悬“平山堂”三字匾,宽2.8米,高0.95米,黑色底,白色字,为清同治壬申(1872)孟夏之月定远方浚颐题,两侧悬联曰:“晓起凭栏六代青山都到眼,晚来对酒二分明月正当头”,草绿色底,白色字,为朱公纯撰,庚申春日尉天池书。两联中间可透过玻璃方窗看到谷林堂。中联两侧的上方西、东分别悬挂“风流宛在”匾和“坐花载月”匾。“风流宛在”匾,宽3.1米,高1米,为光绪初孟夏两江总督新宁刘坤一题,并有跋文。其跋曰:

 

    宋开禧间,平山堂圮,吏部阎苍舒以诗赠知扬州郭倪,有“欧仙苏仙不可作,江南江北无风流”之句,盖讥之也。今子箴都转重修是堂,可以继美欧苏矣!喜而志之。

 

    匾、跋均为黑色底,金色字。“坐花载月”匾,宽2.75米,高0.95米,为陇右马福祥题,并有跋文。其跋曰:

 

    平山堂为江南名胜。宋庆历中欧阳永叔守扬州时,筑堂于蜀冈,因此得名。岁己巳偶游江都,登此堂,凭栏远眺,江南诸山齐在眼底,月挂树颠,花迎四座,洵登临之大观也。因取欧阳公遣人折荷行酒载月故事,敬书数字,以志游踪。陇右马福祥题。

 

    马福祥(1876~1932),字云亭,甘肃临夏人,是一位武将,曾任国民政府委员、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安徽省主席。己巳为民国18年(1929)。匾、跋均为黑色底,白色字。“风流宛在”、“坐花载月”的匾额,均是追怀欧公轶事。宋代叶梦得《避暑录话》记载:

 

    欧阳文忠公在扬州作平山堂,壮丽为淮南第一。堂据蜀冈,下临江南数百里,真、润、金陵三州隐隐若可见。公每暑时,辄凌晨携客往游,遣人走邵伯取荷花千余朵,插百许盆。盆与客相间,遇酒行即遣妓取一花传客,依次摘其叶,尽处则饮酒,往往侵夜载月而归。余绍圣初,始登第,尝以六、七月馆于此堂,去几月只岁大暑,环堂左右,老木参天,后有竹千余竿,大如椽,不复见日色。苏子瞻诗所为“稚节可专车”是也。寺有一僧,年八十余,及见公,犹能道公时事甚详。近年几四十余年,念之犹在目。今余小池植莲,虽不多,来岁花开,当与山中一二客修此故事。

 

    匾额所题,取意于此。

 

    在匾额的下方分别有透空雕花落地罩槅。南边卷棚中间悬“放开眼界”匾,土黄色底,深蓝色字。在其下分别悬二联,其一是:“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为伊墨卿先生旧联,光绪戊寅秋日黔南袁伟华重书,灰色底,绿色字。其二是:“山色湖光归一览,欧公坡老峙千秋”,为扬州盐商汪鲁门之子汪国桢原撰,武中奇书,白色底,黑色字。

 

    堂壁有石刻10余块,其中有:《平山堂记》,乙卯九月西亭李正衡撰,男鸿春立石,金大顺镌;《重建平山堂记》,同治壬申夏五月郡人蒋超伯撰,董恂书;《重修平山堂碑》,钦差丙午科广西乡试主考博陵尹会一撰并书,乾隆元年岁次丙辰秋七月上澣之吉立,刻者旌德刘景山;苏轼第三次来扬州(宋元丰二年,1079),思忆欧阳修的感慨之作《西江月•平山堂》词:“三过平山堂下,半生弹指声中。十年不见老仙翁,壁上龙蛇飞动。欲吊文章太守,仍歌杨柳春风。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


    除以上现存的匾对、石刻外,历史上还曾有以下匾对:清圣祖南巡,赐“平山堂”、“贤守清风”、“怡情”、“澄旷”四额;清彭刚直公玉麟题“放开眼界”额;清汪蛟门以八分书“平山堂”额;清方浚颐联云:“大明寺里拓坤舆,望重卢陵,赖刁周郑赵史吴,踵事增华,遂令江上浮岚,长留真赏;丰乐区边推壮观,雄吞邗水,有毛魏金汪宗尹,鸿篇巨制,敢道劫余畚筑,足抗前贤。”徐转运仁山集范仲淹《岳阳楼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王禹偁《黄冈竹楼记》、苏轼《放鹤亭记》宋代四大家名篇语句而成的名联:“衔远山,吞长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送夕阳,迎素月,当春夏之交草木际天。”龚易图联云:“登堂如见其人,我曾经泰岱黄河,举酒遥生千古感;饮水当同此味,且莫道峨眉太白,隔江喜看六朝山。”崧骏集句联云:“远吞山光,平挹江濑;下临无地,上出重霄。”詹太史嗣贤集句联云:“云中辨江树,花里弄春禽。”等等。

 

    北宋刘敞《登平山堂寄永叔内翰》诗云:“芜城此地远人寰,尽借江南万叠山。江气朝横飞鸟外,岚光平堕酒杯闲。主人寄赏来何暮,游子消忧醉不还。无限秋风桂枝老,淮南仙去可能攀?”刘敞继欧阳修任扬州太守,登平山堂,怀念友人,作诗寄呈欧阳修。

 

    清代卢雅雨转运两淮,提倡风雅,有《修禊山堂》、《山堂纪游》诗等。

 

    牛应之《雨窗消意录》卷三还载有“扬州八怪”之一的金农在平山堂作诗的故事。金农客居扬州,诸盐商慕其名,竞相宴请。一日某盐商宴客平山堂,金氏首座。席间以古人诗句“飞红”为令行酒,依次至主人,苦思不得,众客按令议罚。主人不得己,仓卒成句:“柳絮飞来片片红”,众皆哗然,笑其杜撰。独金农说这是元人咏平山堂之诗句,很贴切。大家请金农诵全篇,金诵之曰:“廿四桥边廿四风,凭栏犹忆旧江东。夕阳返照桃花渡,柳絮飞来片片红。”众皆服其博学。其实此诗是金农即兴所作,意在为主人解围。

 

    平山堂内现陈列仿古家具。平山堂东楹现为鉴真书画院办公室,西楹为客堂。

 

    平山堂南有庭院,为清时行春台遗址。行春台,宋丹阳刁约建,清金镇仿其制重建,汪应庚重加修葺。即欧公柳、薛公柳、左司、糜师旦属扬帅种柳处。现植有紫藤、琼花、棕榈、侧柏、柽柳、瓜子黄杨、蜡梅、紫薇、阔叶十大功劳等,四季花香。庭院南有古石栏。栏外植有桂花、淡竹、棕榈、青桐、榉树、枇杷等,苍翠欲滴。

扬州大明寺 | 浏览指南|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组织结构图
中国·扬州·大明寺
苏ICP备13038054号-1 扬州大明寺 www.damings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