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务公告:
     
 
 名胜美景
   西园流芳
   欧阳祠
   平山堂
   黄石假山
   船庁、楠木厅
   待月亭、九曲池
   鹤 冢、印心石屋
   康熙、乾隆御碑亭
   平远楼、谷林堂
   天下第五泉、美泉亭
 大明寺
   大明寺
   大雄宝殿
   卧佛殿
   弘佛亭
   栖灵塔
   鉴真纪念堂
   鉴真学院
 历代墓冢
   汪懋墓
   石涛墓
   五烈墓
   能勤墓
   李炳墓
   莲溪墓
   瑞祥墓
   熊成基墓
   许霭如墓
   行吉墓
   诗僧慧琳墓
  御碑亭
 
 
御碑亭
 

    康熙御碑亭


    康熙御碑亭位于第五泉南侧,为四角方亭,单檐,歇山屋顶,架空花脊,灰色小瓦覆盖,四面廊,廊内砖砌到顶,且在南、北、西三面设“∩”形门;在南、北墙上分别开设扇面形透空窗各两扇,一一对称;在西面墙上设透空窗两扇,可观“天下第五泉”等景色。廊墙内外均涂白色,外设红色亭柱12根和坐栏,坐栏下有透空砖砌基础,地面铺设水磨青砖。东面廊墙壁上置长方形康熙御诗碑,是康熙二十八年(1689)圣祖南巡时,赐扬州知府高承爵御制《灵隐》诗。高承爵勒石建亭以奉。碑文云:

 

灵山含秀色,鹫岭起嵯峨。
梵宇盘空出,香云绕地多。
开襟对层碧,下马抚烟萝。
羽卫闲来往,非同问法过。灵隐

 

    在此石刻(阴刻)上方有一正方形康熙御印。

 

    康熙皇帝(1654~1722),即清圣祖玄烨,清世祖福临第三子。生于顺治十一年(1654),十八年以8岁登极继位,年号康熙,在位61年。初由四大臣辅政,康熙八年(1669)亲政,铲除专权朝臣鳌拜;十二年,发兵平定“三藩之乱”,历时8载。其后,又出兵收复台湾及黑龙江流域失地,平定新疆及西藏地方叛乱,为维护祖国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是清代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在治理国家、发展经济、保护民生等方面亦取得很大成效,晚年称太平盛世。他自二十三年(1684)至四十六年曾六次南巡,其中第一次、第三次、第六次南巡,主要是视察治河工程。69岁逝世,谥号“仁皇帝”,庙号“圣祖”。

 

    乾隆御碑亭


    乾隆御碑亭位于西园拾级而下的入口处西侧,坐北朝南,单檐歇山顶,檐下置挂楣,亭柱16根,红色油漆,周边设透空坐栏,栏面黑色,透空坐基白色,色彩分明。地面为正方形水磨青砖铺地,中置三块御石碑。最东边的石碑上刻有乾隆辛未(1751)春仲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时所写《平山堂》御制诗:

 

梅花才放为春寒,果见淮东第一观。
馥馥清风来月牖,枝枝画意入云栏。
蜀冈可是希吴苑,永叔何曾逊谢安。
更喜翠峰余积雪,平章香色助清欢。

 

    最西边的石碑上刻有乾隆丁丑(1757)仲春乾隆皇帝第二次南巡时所写《平山堂》御制诗:

 

西寺西头松竹深,欧阳旧迹试游寻。
江南山色秀无尽,二月韶光美不禁。
四字檐端垂圣藻,千秋座右揭官箴。
春巡处处前徽仰,到此尤廑吁俊心。


    中间的石碑上刻有乾隆壬午(1762)乾隆皇帝第三次南巡时写的《四月朔日游平山堂》御制诗:

 

画舫轻移邗水滨,人思六一重游巡。
阴阴叶色今迎夏,衮衮花光昨饯春。
巧法底须夸激水,淳风惟是惭投薪。
江南山可平筵望,望岂因山因忆民。

 

    乾隆皇帝(1711~1799),即清高宗弘历,清世宗胤禛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初封和硕宝亲王,雍正十三年(1735)即帝位,年号乾隆,在位60年。政治上实行“宽严并济”政策,经济上鼓励农耕生产,倡导修河治水,先后平定大、小金川和新疆、西藏各地多处叛乱,抵御外寇入侵,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当政期间国势强盛,与康熙朝并称“康乾盛世”。尊祀儒学,提倡文教,敕令编修《五体清文鉴》、《满洲源流考》、《四库全书》及清朝《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文史典籍。先后六下江南,亲自视察水利工程,解决江南频繁的水害。乾隆六十年(1795),禅位给皇太子顒琰,自居太上皇帝,三年后卒,谥号“纯皇帝”。

扬州大明寺 | 浏览指南| 联系我们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组织结构图
中国·扬州·大明寺
苏ICP备13038054号-1 扬州大明寺 www.damingsi.com